第五届非遗相声大会落幕 网友评论却一边倒差评(组图)

昨晚,第五届非遗相声大会在深圳落下帷幕。萧陶点评过第一场演出,后面的三场一共有20个节目,无法一一点评,掐去两头,不说当中,那就别点评了。开个玩笑。虽然无法逐一点评,但萧陶将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词展开评说。说得不对的地方,请您批评指正。



第二场演员谢幕(直播视频截图)

半个师徒专场

第二场有七个节目,其中四个节目是李金斗以及他的三个徒弟表演的,等于半个李金斗师徒专场。这四个节目分别是李金斗跟石富宽合说的《山东二簧》、刘颖和浩南合说的《时尚评书》,付强和万宇合说的《越来越好》以及方清平的单口《我想躺平》。



李金斗去年跟王文林,今年跟石富宽(右)搭档

刘颖、付强和方清平都是李金斗的徒弟,刘颖还是大徒弟。刘颖跟于谦搭档过十年,他俩是北京曲艺团学员班的同班同学。单说徒弟的表现,如果刘颖的节目能打优的话,那么方清平的作品勉强及格,付强呢?得罪人的话,萧陶就不说了。



刘颖(左)与浩楠(直播视频截图)

刘颖和浩南的《时尚评书》之所以能得到优,是因为它让人眼前一亮,原来非遗相声大会的舞台上也有好作品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刘颖辞职去日本留学,一去就是八九年。他离开相声舞台时正是相声最不景气的时候。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,昨天他深有感触地说:“相声的内涵被小品借走了,相声成就了小品的半壁江山。”如今刘颖也要从别的艺术形式借点什么。他跟谁借呢?跟评书借,但他说的不是传统评书,而是时尚评书。虽然内容一点都不时尚,就是《八扇屏》里的“莽撞人”,但表演的形式很时尚,让人耳目一新,捧腹大笑。这样的作品当然是好作品。

直播间人数

第三场安排在昨天下午,看直播的人不多。山东有声艺术集团的大新和刘硕上场时,直播间里有3236人,等他俩说完《济水之南》,鞠躬下台时只剩下2765人。这段相声虽然有俗的一面,比如刘硕说的顺口溜“深圳就比济南强,我在这儿买套房,户口迁到福田区,再在这儿找个丈母娘”,但更多的是雅,曲高和寡。



李菁和李涵是一对师徒(直播视频截图)

接着登场的是北京曲艺团李菁和李涵,他俩合说的是《知父莫如子》。直播间的人数有所上升,但最高也就到5002人。其实,这段相声还是不错的。如果说北京曲艺团新生代演员里有拔尖的,李涵无疑是其中的一个。他跟李菁以及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刚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表演过(混搭)相声。

最后一个节目是广播说唱团的刘伟和赵炎合说的《彬彬有礼》。刘伟去年没来,今年来了。他跟赵炎临时搭档,所表演的这段相声几乎没有垫话,上来就直奔主题:日本人礼节多,鞠躬有讲究。73岁的赵炎合着不是来参加演出,而是来参加锻炼,专练鞠躬。老将出马一个顶俩,刘伟和赵炎为广播说唱团争回了一点面子,直播间的人数冲到9283人,离破万只有一步之遥。

说唱团专场

第四场是说唱团的专场,也是一场原创专场。不过,其中的几个节目萧陶或看过或听过,最期待的就是金霏和陈曦的《想多了吧》(1.0版)。这段相声的2.0版上过今年的央视春晚,改名为《导演的心事》,由对口改成八人大群口。



金霏(左)和陈曦的演出服就两个字——难看

昨晚金霏一上台就很凡尔赛:“春节我就没闲着,三十晚上还上班呢。”虽然梁子没动,但内容变化比较大。要萧陶说,1.0版不如2.0版,原因有三:第一,1.0版最后没有揭开谜底;第二,1.0版把老板跟员工之间的误会延展到金霏跟他媳妇身上,纯属多余。第三,1.0版里面有一些台词属于小剧场的语汇,比如“不知道武松会打虎,只知道丝袜带字母”。当然,2.0版也不是完美无缺,人太多是最大的问题,故有网友叫它《八鬼闹春》。



第四场的节目单,冯巩攒底

第四场的节目表有七段相声,攒底的是冯巩、贾旭明和曹随风,他们仨合说群口《我爱诗词》。贾旭明和郑健的《套路吧 水浒》排在第四,临时调到第六,他俩表演完鞠躬下台后,三位主持人马上上来说结束语,合着是贾旭明和郑健攒底。不过,萧陶注意到一个细节,相声演员都没上台谢幕。



相声演员都没上台谢幕(直播视频截图)

看完直播,萧陶就跟圈内人了解情况。据他透露,因为版权问题,《我爱诗词》不能播。要是萧陶没理解错的话,应该是直播结束了,但现场演出还没结束。难怪相声演员都没上台谢幕呢。

最精彩的节目

要萧陶说,最精彩的节目就是苗阜和王声合说的《评关羽》。凭借《满腹经纶》,苗阜和王声一举成名。打那以后,苗阜和王声分工明确,一个负责歪理邪说,说得理直气壮,另一个负责纠错,以正视听。不过,也有王声抓狂的时候。比如,苗阜说:“王声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'坐以待毙'的时候,我已经为人民服务,后来人家大学毕业了,和我说相声。”其潜台词就是你书读得再好也白搭,最后还得跟我混。



苗阜(左)和王声是非遗相声大会的常客

王声自诩自己是一肚子的三国,可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。比如,关羽的恩师是谁?再比如,关羽成仙之后的事。最叫绝的是这块活的底,苗阜以关公的口吻对着驼碑的乌龟说:“老王八啊老王八,你是一肚子的三国呀!”前面苗阜学王八回头时,王声抖了个包袱:“这个真像。”苗阜用这样的底来回敬王声,只能说真解气。

当然,《套路吧水浒》也不错,贾旭明把假专家演活了。限于篇幅的关系,这里萧陶就不展开细说了。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这些只是萧陶个人的看法。

结束语



第二场(小图)和第四场直播间人数比较

今年的非遗相声大会,三天演四场,场场直播。直播间人气最高的是第二场,最多时人数超过3万。昨晚第四场直播间的人数也不少,最高时超过2万。萧陶由衷地希望明年的非遗相声大会继续搞直播,并坚持下去。坚持就是胜利。



第五届非遗相声大会:主流相声讽刺豆腐渣相声,网友评论却一边倒

演艺圈内有老戏骨和小鲜肉打擂台,曲艺界有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“对骂”!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曲艺界多年来的纷争确确实实印证了这一点,你说我非主流相声是“豆腐渣相声”,我说你主流相声是“保密相声”。

自2月23日起,第五届相声非遗大会就在深圳举行,大会共计3天,活动共4场。

从海报上看,冯巩和姜昆占据C位,其中不乏老艺术家,也不缺新生代相声演员。

“保密相声”便由来于此,此前的第一、二、三届相声非遗大会是不会录播给观众看的,更别提是网络直播了。

只有你在现场,才能欣赏“高雅的主流相声”,“保密相声”这个词就是喜欢相声的听众们不满这样的安排,造出来讽刺“保密相声”的。

但在第四届时,主流相声似乎是意识到互联网传播的“可怕性”,一改常态开始了网络直播,但结果却是差强人意。

观看直播的网友们普遍觉得“梗老没新意”,直播间的评论有些都难以入目。

这不,第五届相声非遗大会虽然也直播,但是直接把直播间评论区关了,没有了讨论的激情,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也骤降,从第四届的在线人数4万~5万,到第五届的1万人左右。

更让一些喜欢相声的听众愤怒的是,主流相声似乎又将矛头对准了所谓的“非主流相声”,也就是我们大众熟知的“德云社”和郭德纲。

00:01 / 00:20

“上网抄去!”

“你三两个包袱一揉一说你不就火了吗?”

“你这可是豆腐渣相声啊!”

处处不提德云社,却字字说的都是德云社,观众听的时候哈哈一笑,可视频流出,不少网友却不乐意了。

曾经很多人对郭德纲“没有好脸色”,如今听到主流相声这么埋汰德云社,却又为德云社打抱不平。

评论区吵得热火朝天,大致有以下三种看法!

第一:“三俗就是三俗”三俗主要指“庸俗、低俗、媚俗”,而现在主流相声口中的“三俗作品”,大多数网友认为指的就是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一班人马。

上文放出的《浮躁》相声片段一出,评论区网友都在点名德云社,可见这成了观众们心知肚明的事情。

甚至有网友评价:不管郭德纲和德云社现在有多火,搞“三俗”发家的就是“三俗”,这改变不了。

其实观众这样说无可厚非,因为任何作品都是为观众服务的,如果观众不认可,那“其罪难逃”。

但所谓的主流相声这么评价,喜欢德云社的观众就有话可说了:说主流相声都有编制、有工资可拿,德云社如果不以“想火”为前提来创作,早就饿死了!

第二:“什么叫主流相声?观众喜欢的才叫主流!”对于“豆腐渣相声”所讽刺的一些为了利益创作相声的个人或是团体,很多人认为这指的就是德云社。

从前好多人都认为德云社说的不是正统相声,如今面对主流相声的炮火却开始维护德云社。

“支持郭德纲,支持德云社!”

这条评论足足收获了700位网友的点赞,其余这些评论也或多或少都有人点赞,可见有这样想法的网友不算少。

这是为什么呢?郭德纲、德云社的口碑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反转呢?

其实这和德云社与主流相声的“生存运营体制”不同有很大的关系。

主流相声大多数人都在一些体制内的社团供职,日常的工资和福利都是有保障的,可以说怎样都“饿不死”。

而德云社所代表的“非主流相声”呢?如果不进行商演,不以“火”为目的做演出,那相声演员本人以及背后的社团、家庭,就要饿肚子,甚至是生存不下去,面临着分崩离析。

这两者所面对的情况一点都不一样,有时候放在一起比较,除了让环境更加乌烟瘴气,也带来不了更多的价值。

换个角度来想,什么叫做主流,什么又叫做非主流,这不过是行业内几拨利益对立的人自行定义的罢了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争论也值得大家重视,那便是关于“非遗相声传承人”姜昆身上的争议。

第三:“曲艺界也真够乌烟瘴气的!”和郭德纲一样,姜昆也是曲艺界一个饱受争议的“领头羊”。

2002年春晚,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相声《妙趣网生》,是比德云社之流改编网络题材还要早,很多观众认为这是由网络笑话串联成的“炒冷饭”作品。

姜昆被笑话江郎才尽,此后更是6年销声匿迹在春晚的舞台上。

所以在此次非遗相声大会上《浮躁》这个节目一出,意在讽刺“草根派”相声的时候,姜昆首当其冲被指责。

“你姜昆从前不也干过这样的事?网络融梗在当时还被认为是迎合潮流的!”

“姜昆没有李文华老爷子,不也是草根派吗?”

还有网友认为现在的曲艺界很乌烟瘴气,曲艺协会几十年了还没能团结这个圈子共求发展,应该从自身找找问题,而不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的。

其实主流相声现在赫尔非主流相声已经是相辅相成的了,就如这位网友说的这样,如果没有非主流相声的异军突起,主流相声恐怕早已“灰飞烟灭”了。

这些年,爱相声的人群已经逐渐年轻化,其中很多人都是冲着德云社来的,也因此有很多人爱上了传统相声的。

而主流相声反过来“批评三俗”,批评利益为上的相声团体实在不妥,唇亡齿寒的道理应该再明白一些。

因为相声行业的创新也已经势在必行了!

相声行业创新,势在必行2023年5月,曹云金开始在抖音平台直播说相声,可以说是引起了曲艺界的大地震。

在线观看的人数固定在10万+,单场直播的点赞更是直接破了亿。

有人眼红他的红火,有人斥责他坏了曲艺的传统,更有人开始深思,这样的创新可取吗?

曹云金身上的争议很多,但唯独直播相声这件事情,赢得了大多数观众的好感。

如果都是“保密相声”,那相声就失去了娱乐大众的作用,更不必谈主流、非主流相声了!

而有了直播相声的热度,曹云金也趁着这阵东风,开始拓展线下相声活动。

大年初一到初七“听云轩全国巡演”在华侨城大剧院线下演出,又实现了传统相声的闭环,这样的相声创新不好吗?

既吃饱了饭又传承了传统文化!

写在最后什么是主流?什么又是非主流?

主流文化不过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事情,而自诩正统的曲艺文化,如果不推陈出新,想必也会渐渐落后于曾经他们看不起的“三俗相声”。

而“三俗”类的非主流相声,如果不改掉曾经让他们发家的“三俗相声”,多打造一些有内涵的相声作品,自然也是不为观众所容的。

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就如同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“打擂台”,除了吵吵嚷嚷外,还能互推彼此的进步。

这样一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情了,不知道大家是更喜欢所谓的“保密相声”,还是“不足挂齿的豆腐渣相声”呢?


推荐阅读